说到印度制药业,在网友看到一个泰国的网友发了帖子问了:
印度这个国家看起来并不富裕,怎么在医药领域这么厉害?
不得不说,走在印度街头,你压根儿就很难把眼前那场景和“制药强国”联想到一块儿;
但数据可不会说谎,印度是全球第三大制药生产国,仿制药产量占了全球的两成。
成本优势:一颗药背后的经济学
先说最直接的原因:成本。
在美国一个制药工程师一年大概能拿到8万美元;
而在印度,同等水平的工程师一年才1,5万美元,这可不单单是汇率的事儿,就是实实在在的人力成本方面的优势。
更为关键的是,印度制药的成本比欧美低个60到80%,并且质量标准还能达到国际那水平。
展开剩余79%拿生产一款常见的抗生素来说。
-在美国生产成本:每片0.5美元。
-在印度生产成本:每片0.08美元。
这种成本上的差别可不是小事,直接关系到印度药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。
政策红利:专利法的“巧妙”运用
这里就要说到印度一个很“聪明”的做法了。
一位德国的网友给出了答案:
“印度到2005年才正式全面认可药品专利保护,在此之前几十年间,印度的制药企业能合法仿制各类有专利的药品,这给它们赢得了足够时间去积累技术与经验。
即使现在,印度的专利法也有个特殊条款:
如果能证明新药只是对现有药品的微小改进,就可以拒绝给予专利保护。
就算这种做法引发诸多争议,可确实为印度制药行业的发展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与机遇,
人才储备:理工科教育的意外收获
好多人不知道,印度每年培养的理工科毕业生超过150万人,其中不少进入制药行业,
印度的化学和生物技术教育质量其实还不错,尤其是在仿制药的化学合成方面,印度工程师的水平一点也不比欧美同行差。
关键是这些人才的性价比极高。
-技术水平:★★★★☆
-薪资要求:★★☆☆☆
-工作效率:★★★★☆
市场定位:专攻仿制药这条路
印度的制药企业清楚自己的定位,就是不和欧美那些大公司比研发原研药,专心做仿制药的研发和生产,
这个策略初看挺保守的,可实际上还挺精明的,全球仿制药市场规模超3000亿美元,而且还在飞速增长,印度企业在这个细分领域做到了顶尖。
>数据显示,美国市场上40%的仿制药来自印度,欧洲这个比例也超过25%。
产业集群效应:班加罗尔的制药奇迹
印度的制药企业大部分都聚集在好几个城市里,慢慢就构建起了比较完备的产业链。
-海德拉巴:被称为“印度药谷”。
-班加罗尔:生物技术中心。
-艾哈迈达巴德:化学制药基地。
这种集聚效应带来的好处是:上下游配套齐全,技术交流频繁,成本进一步降低。
质量管控:不是你想象的那样
一位美国的网友说:
“很多人觉得印度制药质量不好,但实际是,印度获得美国FDA认证的制药工厂数量只比美国本土少,
到2023年的时候,印度有超2000家制药工厂通过了国际质量认证,这些数据说明,印度制药业在质量把控上已经达到国际水平了。”
全球化布局:不只是低价竞争
现在的印度制药企业早就不满足于简单的价格竞争了。
像太阳制药、雷迪博士实验室这类企业,已然在欧美区域建起研发中心,还积极投身原研药的研发进程里,它们所运用的策略为:
把靠仿制药获取的利润,不断投入到未来创新药的研发当中,当作长期发展的支撑。
简单讲印度制药业能取得成功不是碰巧的,是由政策支持、人才累积、成本把控以及市场定位等多个因素一起起作用才达成的。
虽然印度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还得提高,但在制药这个细分领域,他们确实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路,有时候专注做好一件事,比什么都想做更有用。
对我们来说,印度制药业的发展轨迹其实很有启发意义:不一定要在所有领域都领先,但在某个专业领域做到极致,同样能获得全球认可。
你觉得中国在哪些方面也有这样的潜力?欢迎你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!
发布于:福建省人人顺配资-配资手机股票配资-全国有多少个证券公司-正规股票平台排行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